择校竞争是阶层化竞争的提前表现,也是孩子个人晋级的开始。似乎有了好的学校,就会有好的阶层晋级之路。
真的是这样吗?虽然校友圈、朋友圈会决定你未来的成功概率,但应试教育未必。有些只讲应试教育的所谓“名校”,不上也罢。马云、马化腾等几位成功创业者,有几个是一本学校毕业的?关键还是要找到人生的方向感,找到兴趣,再找到自己的专长,最后将其发展成一份事业。
兴趣、专业和职业
常言道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兴趣还是永恒的动力。所谓兴趣,就是你总干一件事,也不觉得累的偏好。
所谓专业,无须多讲。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”现代社会是专业分工高度发达的社会。根据教育部公布的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(2012年)》,全国共开设506种本科专业。每年高考结束,帮学生(其实是帮家长)选择专业成为一门生意,收费不菲。
在通常情况下,是家长选专业而非学生选专业。家长遵从的是社会选择或功利选择,而学生则是兴趣选择。从90后开始,家长选专业时越来越看重孩子的兴趣偏好,因为这样有利于培养他未来的职业晋级动力。